獨山玉又名“南陽玉”、“獨玉”,其色彩豐富,濃淡兼備,白如羊脂,綠如翠鳥,是中國的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在形成的過程中,由于致色元素的不同,就會成像出不同的顏色,目前主要有:白、綠、青、藍、紅、紫、黃等色系。顏色是影響獨山價值的重要因素,為了對獨山玉的顏色進行準確分類,就可以使用標準光源箱。本文介紹了標準光源箱在獨山玉顏色分類中的應用。
1.白色獨山玉
有透水白色、乳白色和淺粉白色。依據其礦物組成,白色獨山玉又次分為干白玉和水白玉。水白玉大都由不規則微細粒斜長石組成,干白玉則由斜長石和黝簾石組成。
2.綠色獨山玉
以綠色、翠綠色為主,酷似翡翠。鏡下觀察,斜長石主要為齒形邊緣不規則的細小顆粒,外形近等軸狀。含鉻的絹云母呈細小鱗片狀、板條狀分布于斜長石顆粒間,且交代了斜長石。
3.綠白色獨山玉
顏色不均勻,有的在綠色的地子上分布著星點狀白色斜長石和少量小鱗片狀絹云母,有的在白色細 小斜長石和黝簾石的地子上分布著不均勻的綠色綠簾石細小顆粒,色彩濃淡相間,其中綠白色均勻。粒度均勻、透明度好者亦稱為獨翠。
4.紫色獨山玉
為淡紫色至醬色,或在蝦肉般的地子上分布有淡紫色斑塊。鏡下觀察發現,斜長石為主要組成礦物,黑云母和白云母占5%,呈細小鱗片狀分布于斜長石細脈之間。
5.黃色獨山玉
為橄欖綠色,色調不均,塊度很小,很少單獨產出,多產于雜玉之中。鏡下發現,斜長石與綠簾石和黝簾石的比例均勻,黝簾石多于綠簾石,所以顏色有深有淺。另見少量的榍石和陽起石。
6.黑色獨山玉
呈黑色、黑綠色,不透明,顆粒較粗大,常為塊狀、團塊狀,鏡下可見0.05~0.10mm的斜長石,占 20%;輝石占30%~40%,其余的為透閃石、黝簾石。黑色獨山玉為獨山玉中的最差品種。
7.紅色獨山玉
呈淺粉紅色、水紅色、肉紅色,屬強黝簾石化斜長巖,工藝名稱為芙蓉玉,微透明,質地較細。在鏡下發現,斜長石大部分已被黝簾石代替,僅局部有斜長石殘余,具雙晶。
8.雜色獨山玉
在同一塊標本或成品上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甚至在一些較大的獨山玉原料及雕刻工藝大件上出現4~5種顏色。雜色獨山玉占整個獨山玉石礦儲量的60%。其主要礦物為斜長石、黝簾石、綠簾石及少量絹云母、金紅石、榍石等。
眾所周知,當光照射在物體上時,有可能發生三種情況,即透射、反射和吸收,即物體的顏色是物體對入射光發生了透射、反射及吸收的綜合作用的結果,物體的顏色與其吸收光的顏色呈互補關系。物體對入射光所表現出來的這種特性稱為物體的光學特征。自然界中的每種物體都有各自的光學特征,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種顏色叫物體的固有色。通常物體固有色是不變的,但當光源中缺少某一波長范圍的單色光,而這種單色光恰好又是被照射物體的顏色時,則在這種光源下不能顯示出被照物體的固有色。例如,在黃焰的石蠟燈光下,青色看起來就成了黑色,這是因為石蠟燈光譜中不存在波長短的光波。又如在水銀蒸汽燈光下,紅色看起來也成了黑的,這是因為水銀蒸汽燈中缺少紅色光波的緣故。而對于白色物體,光源變成什么色,物體就呈什么色。所以說,物質的顏色只有在全光譜光的情況下,才能真實地得以反映出來。否則,就不可能反映出物質顏色的本來面貌。人們常說的燈下不觀色(不辨色),就是這個原因。
當照明條件發生變化或是環境發生變化時,同一物體所呈現的顏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同色同譜和同色異譜現象。若兩個顏色試樣在任何光源下觀察都完全等色,則稱為同色同譜。如果兩個試樣在某一光源下觀察是等色的,而在另一種光源下觀察是不等色的,則稱之為同色異譜。也就是說,同色異譜性質的顏色在太陽光、日光燈、鎢絲燈等光源下觀察,看起來是不一樣的。即產生所謂的“跳燈”現象,這就為對色工作帶來很多的不便。在實際生產中,常因對色光源不同為企業與客戶之間造成了很多的分歧。因此,為了統一顏色檢測的光源,國際照明委員會就規定了標準照明體和標準光源。
標準光源是指用來實現標準照明體、由CIE所規定的人造光源,例如:A光源、B光源、C光源等,而標準光源箱作為顏色檢測的照明的燈箱設備,其內部配置D65、D50、CWF、TL84、U30、UV、F等多種顏色檢測人造光源,可以滿足用戶目視比色照明光源的需要,并且燈箱內壁擋板為中心灰,可以有效的減少環境色彩對評價結果的干擾。在對獨山玉顏色進行評定時,就可以使用標準光源箱來營造較為穩定的標準觀察環境,以保證評定結果的準確性。用戶只需按照標準光源箱的操作說明進行對色,就可以準確的評定獨山玉的顏色,進而對獨山玉的顏色進行分類。